張凱強、吳翠松:無所不在的數位恐怖情人
張凱強/自由倡議工作者、吳翠松/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教授近日台灣大學謝姓男學生涉嫌對多位前任女友施暴,軟禁、性侵、毆打、 偷拍,以及各種跟蹤堵人、追蹤手機定位以掌控被害人行蹤等行為,引發社會各界震驚。而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在於這種典型權力控制型親密關係暴力態樣,加害 人往往以愛之名,要求對方報備日常生活所有瑣碎細節與行程,尤其在數位通訊科技發展快速且普及的當代社會,這種「親密伴侶監控」(Intimate partner surveillance,IPS)顯得越趨嚴重。
猶記得去(2018)年5月間,國內破獲一起由駭客集團所設計的一款「隱形偵探」App,其功能之強大,不僅可監聽電話,可查看LINE、WeChat或簡訊等紀錄,亦能看到受害者所儲存的影像,並能狡詐地偽裝為Google Play圖示 ,讓被害人難以察覺。
類 似狀況全球皆然,國外相關調查亦指出,在檢索應用程式商店內數千個合法App時,可發現其中約有28%是潛在的「親密伴侶監控」工具,而這些應用程式往往 打著遺失手機時搜尋、定位確認孩童安全、家庭監控防竊,或確保孩子使用手機所接觸之內容等合理合法名義,卻遭加害人所濫用於監視訊息、掌握行蹤以控制被害 人的手段。
更有甚者,隨著遠端控制科技與智慧型家具功能發展與日漸普及的趨勢,國外亦發現親密關係暴力與智能家居科技崛起的相關行為模 式。加害者透過手機網路連線就可以輕易控制,使家中的燈光忽閃忽暗、使空調被設定為令人不舒適的溫度、突然大聲播放音樂的數位喇叭,或是家中各個角落的防 盜監視攝影機等,藉以嚇唬、恐嚇、監控被害人,使其處於不安全且被監視的環境,以實行對被害人的權力控制。
然而,前述這些新興型態的數位性別暴力,由於科技發展速度過快,暴力預防或被害人保護措施均來不及建立標準作業流程,第一線實務服務工作人員亦缺乏足夠的技術理解,難以為被害人提供有效的協助。
例 如,若被害人懷疑自己手機遭到監控,傳統會建議觀察手機電量是否異常耗電,或安裝掃毒偵測應用程式,但往往因「親密伴侶監控」工具發展更新速度太快,所以 效果不彰,最終只能建議被害人更換另一支手機。而若被害人家中智慧型家具遭控制,也只能建議被害人搬離住居所,卻因這類「親密伴侶監控」工具的濫用行為難 以蒐證,可能將導致被害人無法獲得向法院聲請保護令等暴力預防保護措施或相關服務。
在此呼籲,我國政府切勿繼續困囿於現行可見常有的暴力 態樣,通訊傳播主管機關NCC與經濟部工業局應督促程式開發業者善盡企業之社會責任,闡明不得濫用或非法使用之情況,商店平台業者亦應再加強把關責任;也 希望保護服務實務工作者能累積更多類似案例,讓司法單位更能掌握到相關數位性別暴力存在的多樣性。除此之外,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於推動性別暴力防治時, 應更有遠見地規劃長程且能彈性、即時因應態樣改變之有效政策,並進行數位科技的性別暴力影響評估,嚴正地面對如今數位科技時代的快速演變之現實。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orum/realtime/20190224/1522660/
Keine Kommentare: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